山野莽夫

  • 归档
    • 随笔
    • 建站资源
    • 分享
    • 代码
  • 地球物理学
    • 专业课
    • 概念解释
  • 计算机
  • 互联网
  • 教程
  • 规划
  • 实验室
    • 珍藏的软件
    • 贴吧云签到
    • A1账号自助申请
地震学
地震学相关内容,地震波,走时曲线,地震波正演,地震波反演,地震能量,震级,震中距等相关参数
地震学

地震小科普之地震发生观点(成因)

地震成因观点:“弹性回跳说”,根据《 维基百科 》,地层处于相对平衡位置,如图1 时刻1;随着地壳的变形(构造运动等),跨越断层两侧的岩石受到剪切应力(产生的效果是分别向相对的方向运动)。 它们慢慢变形(破碎、错位),直到超过内部刚度(弹性限度),如图2 时刻2。 然后它们沿断层线破裂分开(岩石破碎、岩石间产生相对位移等,类比用力折断树枝,会有声响,振动产生声音,说明树枝断的时刻振动剧烈,也即能量释放); 突然的运动释放出积累的能量(此时产生地震如图E点处,地震通过地震波向远处传播),如图1时刻3,岩石几乎恢复原状…

2019年9月3日 0条评论 2556点热度 3人点赞 yang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地震分析软件SAC

C-1. 针对IzmitMw7.4和 DuzceMw7.1地震,写出完成以下功能的命令操作 # lunch sac                                                                      # read the vertical-component data recorded by station BV # plot the data                                                            …

2016年5月1日 0条评论 4257点热度 1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地震矩张量计算

C-3. (a)用 C-1的结果编写程序计算地震矩张量 (b) 用该程序计算下列震源机制的地震矩张量 (1) φ = 330°, δ = 65°, λ = 70° (2) φ = 280°, δ = 60°, λ = 270° (3) φ = 280°, δ = 60°, λ = 90° (4) φ = 40°, δ = 80°, λ = 20° (5) φ = 40°, δ = 80°, λ = 200° 实验原理 矩张量可以根据滑动矢量和正交矢量求得,公式为 二、程序源代码 1.主函数 a1=input('in…

2016年5月1日 0条评论 4164点热度 0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地震断层P轴和T轴计算

本次试验使用matlab C-2. (a) 编写程序:用C-1的结果计算P轴和T轴的方向. (b) 用该程序计算以下问题的P轴和T轴的方向 (1) φ = 330°, δ = 65°, λ = 70° (2) φ = 280°, δ = 60°, λ = 270° (3) φ = 280°, δ = 60°, λ = 90° (4) φ = 40°, δ = 80°, λ = 20° (5) φ = 40°, δ = 80°, λ = 200° 实验原理 根据法向矢量和滑动矢量可以计算P轴和T轴的方向,公式如下 故…

2016年2月12日 2条评论 3731点热度 0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地震法向矢量和滑动向量计算

本次试验使用matlab,如下为我的实验报告  C-1.(a) 编写子函数:给定三个断层角度,计算断层的法向矢量和滑动向量 (b) 用该子函数计算震源机制如 φ = 280°, δ = 60°, λ = 270°; φ = 40°, δ = 80°, λ = 20° 的断层的法向矢量和滑动向量 (c) 检验断层的法向矢量和滑动向量正交 一 、实验原理 断层的法向矢量和滑动矢量可以用走向倾向和滑动角求出,公式为: 二、程序源代码 function [ n,d ] = dz4111(a1,a2,a3) a1=input…

2016年2月12日 0条评论 3085点热度 1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地震学和地球结构(震源追踪)

用PREM模型追踪震源地表的地震射线,表示出上地幔间断面和地核对射线的影响。

2016年1月28日 0条评论 2898点热度 1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地震学和地球结构(海洋地壳模型反射波时距曲线)

海洋地壳模型反射波时距曲线绘制以及两种公式汇出的时距曲线的对比。

2016年1月28日 0条评论 2964点热度 1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基本地震学理论(射线路径绘制)

C-4. 编写程序:给定介质两边速度,用C-2的结果生成如图2.6-11 所示的射线;用该程序计算核幔边界可能入射波的射线路径(问题C-3) 下地幔: α = 13.7 km/s, β = 7.2 km/s, ρ = 5.5 g/cm3 地核: α2 = 8.0 km/s, β2 = 0.0 km/s, ρ2 = 9.9 g/cm3 一、 实验原理 运用斯奈尔定律求出特定地层模型下,P波或者S波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波和透射波的角度,根据波射线的角度绘制一个入射点所有波射线的图像。根据不同入射角划分x轴为多个点,分别绘…

2016年1月26日 0条评论 2633点热度 1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实验一 基本地震学理论(固固界面纵波和横波能流比反射系数透射系数数)

C-3. 编写程序:已知固-固界面两边介质速度和密度,求P波和S波垂直入射位移反射和透射系数、能流比 。用该程序计算核幔边界的这些量: 下地幔: α = 13.7 km/s, β = 7.2 km/s, ρ = 5.5 g/cm3 地核: α2 = 8.0 km/s, β2 = 0.0 km/s, ρ2 = 9.9 g/cm3 一、实验原理 根据透射系数,反射系数,位移比和能流比公式计算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和位移比,和能流比。P波公式为 同理S波公式和上述公式形式相同。 二、 程序源代码 v1=input('上层速度…

2016年1月25日 0条评论 2430点热度 1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地震学

实验一 基本地震学理论(斯奈尔定律)

C-2. 编写子函数:对于固-固介质界面,已知P波和S波速度以及入射角,求出P波和S波反射及透射角。(注意:该子函数可以计算并列出入射波的临界角) 一、 实验原理 二、程序源代码 function [ a1,a2,b1,b2] = snel( i,a,vp1,vp2,vs1,vs2 )%本程序一些地方有中文,在某些版本的matlab中可能无法正确显示,但不影响使用。 i=input('请输入波形,p波请输入1,S波请输入2,SH波请输入3:');%........................% a=input(…

2016年1月25日 0条评论 3666点热度 2人点赞 小菜菜 阅读全文
12
联系方式

QQ群 | TG群 | 邮箱

标签聚合
ppt 宝塔面板 c语言 模板 地震学程序 虚拟机 onedrive wordpress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Azure Student 微软云 学生订阅 免费12个月用量避坑注意点集合 MP3音频文件格式详细解析 python按固定采样点个数分割wav格式音频 愉快使用谷歌免费人工智能平台colab,训练你的神经网络模型,为你的学术生活添砖加瓦 华为云版轻量应用服务器-云耀云服务器简单体验评测 Cloudflare 免费CDN自定义节点ip之自选cloudflare 高速节点ip工具分享
Virtual Box 安装macOS High Sierra 10.13.6 宝塔面板安装wordpress插件库在线安装升级插件出现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wordpress给评论者链接添加nofollow、新窗口打开以及go跳转 实验三、化向地磁极 大江东去小说(阿耐) Deepin操作系统Dock任务栏忽然消失打不开了怎么办?
友情链接
  • 山野莽夫
  • VirCloud's Blog
  • 不忘初心

COPYRIGHT © 2021 shanyema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蜀ICP备1503179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