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REM模型追踪震源地表的地震射线,表示出上地幔间断面和地核对射线的影响。
一、试验要求根据水平圆柱体和有限延伸厚板正演公式,计算给定参数二度体磁场X分量,Z分量,总场异常,并总结磁异常特征二、实验课时:4课时三、实验成果提交 :各磁场分量及总场主剖面图四、水平圆柱体及斜交磁化厚板正演公式 五、正演参数 水平圆 柱体 埋深 计算范围(X,Y) 有效磁矩ms 磁倾角(I) 磁偏角(A) 300 (-500,500) 314 45 45 无限延伸厚板 埋深 计算范围(X,Y) 板宽 (2b) 有效磁化强度 板体倾角 磁倾角(I) 磁偏角 300 (-500, 500) 20 1 45 4…
三度体球体磁场正演 一 、 试验要求: 根据正演公式,计算给定参数球体磁场水平X分量、水平Y分量,垂直z分量,总磁异常,并总结异常特征。 二 、实验课时:2课时 三 、实验成果提交: 各磁场分量及总场平面等值线图、主剖面图。 四 、球体正演公式 五 、球体正演参数 埋深(H) 半径(R) 计算范围(x,y) 磁化强度(M) 磁倾角(I) 磁偏角(A) 200 100 (-500,500) 1 45 45 六 、球体正演图(平面等值线图和主剖面图) 水平X分量图 平面等值线图 主剖面 水平Y分量 平面等值线图 主剖面…
C-4. 编写程序:给定介质两边速度,用C-2的结果生成如图2.6-11 所示的射线;用该程序计算核幔边界可能入射波的射线路径(问题C-3) 下地幔: α = 13.7 km/s, β = 7.2 km/s, ρ = 5.5 g/cm3 地核: α2 = 8.0 km/s, β2 = 0.0 km/s, ρ2 = 9.9 g/cm3 一、 实验原理 运用斯奈尔定律求出特定地层模型下,P波或者S波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波和透射波的角度,根据波射线的角度绘制一个入射点所有波射线的图像。根据不同入射角划分x轴为多个点,分别绘…
C-3. 编写程序:已知固-固界面两边介质速度和密度,求P波和S波垂直入射位移反射和透射系数、能流比 。用该程序计算核幔边界的这些量: 下地幔: α = 13.7 km/s, β = 7.2 km/s, ρ = 5.5 g/cm3 地核: α2 = 8.0 km/s, β2 = 0.0 km/s, ρ2 = 9.9 g/cm3 一、实验原理 根据透射系数,反射系数,位移比和能流比公式计算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和位移比,和能流比。P波公式为 同理S波公式和上述公式形式相同。 二、 程序源代码 v1=input('上层速度…
C-2. 编写子函数:对于固-固介质界面,已知P波和S波速度以及入射角,求出P波和S波反射及透射角。(注意:该子函数可以计算并列出入射波的临界角) 一、 实验原理 二、程序源代码 function [ a1,a2,b1,b2] = snel( i,a,vp1,vp2,vs1,vs2 )%本程序一些地方有中文,在某些版本的matlab中可能无法正确显示,但不影响使用。 i=input('请输入波形,p波请输入1,S波请输入2,SH波请输入3:');%........................% a=input(…
C-1. 编写cos (ω t − kx)函数,并画出以下结果: (a) 时间 t 从 0 到 10, 在 x = 1, 当 ω = 1, k = 1. (b) 时间 t 从 0 到 10, 在 x = 0, 当 ω = 4, k = 1. (c) 位置 x从 0 到 10, 在 t = 0, 当 ω = 1,k = 2. (d) 位置x从 0 到 10, 在 t = 0, 当 ω = 1,k = 4. 一、 实验原理 运用matlab编写程序,根据函数解析式 cos (ω t − kx) 分别改变函数角速度等参数…
这是我的一份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填写说明 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格式要求: 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